6月11日,一场聚焦教育与首饰艺术领域深度交流的国际研讨会在珠宝学院举行。会议以“珠宝学院大师面对面”为主题,特邀国际知名首饰设计师导师Jivan Astfalck教授、上海建桥学院珠宝学院郭新副教授以及AIVA埃瓦国际教育创始人冷健博士等业界权威人士参与研讨,珠宝学院院长刘衔宇、产品产品(珠宝首饰设计)系主任黄昊源及设计系教师等出席。会议围绕探索实践与学术的融合之路、探索艺术教育新方向、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艺术人才、产教融合、艺术教育的社会价值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全球首饰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实践创新提供新思路 。
会议伊始,发起人珠宝学院院长刘衔宇强调本次会议是“一次难得的跨界对话机会”,旨在通过面对面交流建立行业联系网络。他特别指出,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未来师生国际流动与学术合作将愈发频繁,呼吁与会者通过资源共享解决专业发展中的共性难题。
多元背景碰撞:探索实践与学术的融合之路
会议中,曾在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珠宝学院担任硕士课程总监的Jivan Astfalck教授首先针对中英教育差异展开讨论。以中英教育对比为例,与会者分享其"技能优先"的教学经验——在英国,设计专业学生通过阶梯式训练,本科阶段即掌握扎实实践能力,高年级可专注创意发展;而中国多元课程体系与跨学科学习模式,则展现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刘衔宇院长还为Jivan Astfalck教授介绍了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指出在保持传统工艺丰富性的同时,正逐步强化课程逻辑性,构建从基础到专业的渐进式培养路径,为学校与市场建立更加紧密的链接。
艺术疗愈与创作实践——探索艺术教育新方向
郭新老师在研讨会中讲述了艺术疗愈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互动。艺术疗愈不仅能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也能激发更深层的创作灵感。会中郭新老师还分享了她将艺术疗愈作为题目带领学生进行研究的教学经验,并对未来艺术疗愈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做出积极预计与憧憬。
国际教育20年经验分享: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艺术人才
AIVA埃瓦国际教育创始人冷健博士自2003年称,未来将进一步整合课程体系,打破“平行工作坊”模式,紧密衔接行业需求与学生个性化发展。团队汇聚海内外资深艺术导师,打破专业壁垒,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艺术人才。
思想碰撞,激发教学创新活力
在自由交流环节,学院教师与专家就课程设计、学生创造力培养、行业资源对接等实际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多位教师表示,“此次研讨会为教育与艺术领域的跨界合作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将尝试在课程中融入更多跨界合作与实战案例。”或将影响未来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发展趋势。
会议尾声,刘衔宇院长总结称:“本次会议不仅是学术交流的盛宴,更是学院对接国际前沿、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契机。我们将以此次研讨为起点,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首饰艺术教育新方案。”